课程名称 |
军事理论 |
授课对象 |
本、专科 |
授课章节课 题 |
第二章 中国军事思想 |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对军事思想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基本规律的讲解和介绍,重点要求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和江泽民新时期建军学说的主要内容,学会应用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开支脑筋;
2、做好笔记;
3、搞好课外复习,完成课外作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掌握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并能运用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分析当前世界战争与和平等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利用板书、投影及幻灯;
2.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部分图片;
3.提出重点与难点,布置课后复习内容。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1.幻灯片
2.板书
3.多媒体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10个学时)
第一节 军 事 思 想 概 述(2个学时)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不同阶级、国家或政治集团有不同的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也影响和作用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战争的理性认识:对军队的理性认识、对国防的理性认识、会意识形态的制约与影响。
(二)军事思想的特点
(三)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军事哲学。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包括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四)军事思想的分类
二、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三、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军事思想的发展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军事思想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2、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一种新的军事思想代替旧的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发展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
(三)军事思想在激烈尖锐的相互对抗竞争中发展
(四)军事思想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
(五)军事思想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
第二节 军事思想发展简史(2个学时)
一、古代军事思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战争的频繁发生和改朝换代的加剧,军事方面的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铁制兵器替代了铜制兵器,实行了征兵制和募兵制,由单一兵种发展到了步、车、骑、水军并进。人们对战争和军队的认识有了更大的提高,其中又以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更为突出。在战争的认识方面、军队建设方面、作战指挥方面、后勤保障方面等有了新的发展。其主要代表作有武经七书《孙子》、《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六韬》、《黄石公三略》、《李卫公问对》等。
二、近代军事思想
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
(一)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产生于欧洲,并经过三个世纪的时间。
(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作为一种崭新的军事思想体系,在近代得到确立三、现代军事思想
。19世纪中叶之后,世界列强竞相利用产业革命所提供的新型的技术物质手段,在全球加剧争夺势力范围,相应的军事理论开始产生。
(三)从19世纪后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丰富和发展时期
1、一战结束后,坦克、飞机、潜艇、航空母舰等机械化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形成了“三维”作战空间。
2、各种新的战争理论也应运而生。例如,麦金德的大陆心脏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古德安的闪击战理论等。
(四)二次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1、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战争中,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
2、斯大林在反对法西斯侵略和指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全面建立了苏联军事思想体系。
3、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三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2个学时)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
(一)概念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土地革命时期产生和形成
1、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原则申明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的历史任务。
2、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原则。
3、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党联合,共同反对军阀,打倒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纲领。
4、1924年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我党掌握了一批工人武装和黄埔军校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军。
5、彻底地认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性,还是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和叛变革命,使大革命遭到失败以后。
6、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决定进行全国性的武装起义,并占领各大城市,争取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受大会指派赶回湖南组织湘赣边界起义,并占领长沙,随即向武昌发展,夺取革命的彻底胜利。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科学体系建立
(三)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达到全面成熟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构成
(一)战争观和方法论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
2、 研究和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二)人民军队
1、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地位。
2、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
3、制定了服从于人民根本利益的铁的革命纪律。
4、实行了军队内的民主主义。
5、实行了 “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政治工作三原则。
6、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任务是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
7、确定了人民军队的建设方向,要求军队不断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不断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和新的技术装备部队,提高战斗力。
(三)人民战争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1、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下,把战争目的与作战手段辩证地统一起来。
2、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3、力求实现歼灭战。
4、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实行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
(五)国防建设思想
四、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军事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树立了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旧的军事观念的终结和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确立。
(二)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1、毛泽东军事思想仍是我党我军今后建军和作战的指导思想。
2、正确处理坚持和发展的关系。
3、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途径。
第四节 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2个学时)
一、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的科学含义
(一)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系统理论。
(二)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三)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产生的厉史条件与形成过程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第一阶段是从(共产党宣言)到苏联十月革命。 第二阶段是从十月革命到本世纪70年代末,大致也是70年,这是一个革命和战争的年代。 第三阶段是80年代之后,这个阶段的基调是和平与发展。
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产生的条件:
1、国际条件:
2、国内条件:
(二)形成过程
第一阶段:1975年1月到1976年10月
第二阶段;1976年10月到1981年6月
第三阶段:1981年6月到1985年6月
三、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无产阶级战争观的新拓展
(二)现代条件的人民战争
1.现代条件下.仍然要坚持人民战争。
(1)由无产阶级的政治属性决定的。
(2)由我国的物质条件决定的。
(3)由我国军事战略和国防战略的性质决定的。
2、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思想的新发展。
(1)强调人民战争要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适应。
(2)强调人民战争的内容要与现代军事斗争和国防建设的任务相一致。
(3)强调人民战争的形式要与现代战争的特点相吻合。
(4)强调从事现代战争条件下人民战争的人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
(三)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
1、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2、要有合理的编制体制(插入影视资料)。
科学的编制体制的主要内容:
A、“精兵”原则。减少军队数量,捉高质量。
B、提高效能的原则。合并机构,精简机关。
C、合成原则。调整军队编组,组建陆军集团军。
D、平战结合的原则。区别情况,组建不同类型的常备军和预备役部队。
E、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原则。建立干部退休制度,提拔新生力量。
3、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战争年代是从战争中学刁战争来提高人的能力和素质。和平时期则主要通过教育训练来提高人和部队的战斗力。
4、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政治工作。
A、必须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保证我军政治上永远合格,这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
B、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时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育和统一全军的思想,把忠实维护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与和平演变作为政治工作的重点。
C、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军人,列为政治工作的目标。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发挥军队内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摸范作用,作为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E、树立永远是战斗队的观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把发杨五种革命精神作为政治工作的着眼点。
F、在实践中继承和创新,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作为政治工作的动力。
(四)中国特色的国防
1、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2、军民兼容、平战结合发展国防工业。
3、引进技术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发展国防科枝。
四、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的地位和意义
(一)邓小平建军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富有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二)邓小平建军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邓小平建军思想是新时期我军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五节 江泽民新时期建军学说(2个学时)
一、江泽民建军学说的形成过程
1989年,江泽民明确指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两头都要兼顾,军队应该吃“皇粮”,军队应该由国家养起来。
1990年,江泽民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军队建设必须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
1991年,海湾战争后,江泽民严肃地指出,军队现代化建设要重视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1992—1993年,在江泽民亲自主持下,军委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1995年,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明确提出要科技强军,实现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1997年,在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向全世界宣布在今后三年内再裁减军队员额50万。
1998年,江泽民先后就军队的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军队政治教育和传统教育等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作出了重要指示,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至此,江泽民新时期建军学说形成。
二、江泽民建军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军事战略学说
1、和平仍是主流,战争危险仍然存在。
2、立足打赢一场高技术局部战争。
3、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二)军队建设学说
1、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走科技强军和精兵之路。
3、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4、以训代战,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高度。
(三)国防建设学说
1、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2、建设现代化的国防。
3、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三、江泽民建军学说的地位和作用
(一)江泽民建军学说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
(二)江泽民建军学说是我军新时期建军的指南
(三)江泽民建军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军事思想的宝库
课程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介绍了军事思想的的概念、内容、特点及其历史发展过程和基本规律,阐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与作用。
课外作业:
1、如何理解军事思想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2、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
3、为什么私有制和阶级是战争的根源?
4、如何认识战争的规律?
5、为什么要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7.邓小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8、试述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9、江泽民新时期建军学说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教学体会:
本课是以历史知识为主的军事理论课,要上好这节课,必须懂得较多的历史和军事等方面的军事知识,还要对毛泽东、江泽民、邓小平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有所了解,适当配一此录相、图片,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