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教研室 > 教学资源 > 正文

中国国防

【来源:武装部 | 发布日期:2023-02-16 】
课程名称 军事理论
授课对象 本专科生
授课章节课 题 第一章中国国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达到学习、了解中国国防的主要内容,明确科技动员、国防动员的内容和要求,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树立为国防建设尽义务的责任感。

要求:

1、认真听讲,积极开支脑筋;

2、做好笔记;

3、搞好课外复习,完成课外作业。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信息化战争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设计:

1.利用板书、投影及幻灯;

2.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部分图片;

3.提出重点与难点,布置课后复习内容 。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1.幻灯片 ;

2.板书;

3.多媒体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第一节、国防概述(2个课时)

(学时分配:国防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0.5个课时;国防的基本类型;现代国防0.5个课时;我国国防简史0.5个课时;国防教育的地位和作用0.5个课时)

一、国防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一)国防的含义

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二)国防的基本内容

国防的基本内容包括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

国防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其国防性质也不同。

1、侵略扩张型;2、自卫防御型;

3、互助联盟型;4、自主中立型。

(三)我国国防政策

1、概念;

2、国防政策构成的基本要素;

3、国防政策的特点:导向性、规范性、稳定性、公开性;

4、制定国防政策的依据;

5、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

(四)我国国防简史

我国最早的国防始于夏朝。涌现了一批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

秦国粉碎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

1、军事理论日臻成熟。

2、军队建设奠定了基础并得到发展。

3、征兵制度的建立。

4、修筑庞大的国防工程——万里长城。长城的修筑先后经历了27个世纪,全长10万里,它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进北京的60年间,由于列强的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中国进入了有国无防的时代。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腐败统治,苦难的中华民族有了希望。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建立和进一步完善了军事理论

2、建设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3、建立了较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我国国防工业是在物质、技术力量十分落后的基础上,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与引进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

4、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防动员体制

国防动员是国家为了防备和应付外来突然袭击和侵略,在和平时期所进行的战争准备。

(一)国防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所赋予公民的神圣义务和职责

(四)开展国防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和落实战时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

(五)开展国防教育是全面培养人才的一种好形式

第二节:国防法规(2个课时)

(课时分配:国防法规的性质与作用0.5个课时;制定国防法规的等级权限与实施0.5个课时;我国的主要国防法规简介1课时)

一、国防法规的性质与作用

(一)国防法规的性质

1、国防法规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防建设领域中的法律体现。国防法规与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国防法规具有较强的从属性。

3、国防法规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

(二)国防法规的作用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建设的顺利进行。

3、保证国防现代化顺利实现。

二、制定国防法规的等级权限与实施

(一)国防法规的制定;

(二)国防法规的实施。

三、我国的主要国防法规简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四)其他有关军事权益保护的法规。

第三节:国防动员(1个课时)

一、国防动员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动员的意义

1、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

2、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

3、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证。

二、国防动员分类和内容

(一)动员的分类

1、总动员:

2、局部动员

(二)动员的内容

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3、科学技术动员;

4、人民防空动员;5、政治动员。

三、国防动员要求和原则

(一)现代国防动员的要求;

(二)国防动员的基本原则。

四、国防动员准备与实施

1、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打牢思想基础。

2、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打牢物质基础。

3、搞好后备兵员储备,打牢兵员基础。

4、健全完善动员体制,打牢组织基础。

五、动员的实施

(一)兵员和科技动员的地位显著提高

(二)兵员的专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三)战争动员必然向高技术拓展

六、高等院校和科研机关在高技术战争动员中的地位及其体制

(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高技术战争动员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动员的管理体制

第四节、武装力量建设:陆军(2个课时)

一、陆军(0.5个课时)

(一)步兵

1、步兵的组成与任务

2、主要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

(1)手枪:77式手枪。

(2)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5.8毫米自动步枪性能;7.62毫米重机枪。

(3)12.7毫米高射机枪的用途和主要技术战术性能

(二)炮兵

1、火炮的发展简史

2、炮兵的组成与任务

3、主要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1.5个课时)

(1)滑膛炮的用途和主要技术战术性能

(2) 榴弹炮的用途和主要技术战术性能

54式122mm牵引榴弹炮

85式(W86)122毫米榴弹炮

85式122mm自行榴弹炮

PLZ89式122mm自行榴弹炮

(3) 加农炮的用途和主要技术战术性能

(4) 加农榴弹炮的用途和主要技术战术性能.

W88式(WA021)155毫米辅助推进加农榴弹炮

203毫米加榴炮

(5) 火箭炮的用途和主要技术战术性能

63式107mm牵引式火箭炮

81式122mm轮式自行火箭炮

85式130毫米履带式自行火

(三)装甲兵

1、装甲兵的组成与任务

2、主要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

T-34中型坦克 59式中型坦克 62式轻型坦克

69式中型坦克 79式中型坦克 88B式主战坦克

96式主战坦克 98式主战坦克 63式水陆坦克

63A式水陆坦克

二、海军(2个课时)

(一)海军的编成:

1955年,海军组建东海舰队、南海舰队;1960年,组建北海舰队。1980,海军组建了海军陆战队。此后,人民解放军海军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合成军种。海军舰队以下按海军基地、舰艇支队(水警区)编成。

(二)海军的任务

1、消灭敌战斗舰艇和运输舰船,破坏敌海上交通运输。保障交通线的畅通和运输安全,是海军在反侵略战争全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

2、袭击敌海军基地、港口和海岸附近的重要目标。

3、协同陆军、空军进行反袭击,保卫海军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目标。

4、协同陆军、空军进行登陆作战和抗登陆作战。

5、进行海上封锁和反封锁作战。

6、保护我海上交通运输、资源开发、科学实验和海洋调查的安全。

(三)海军各兵种的编成、任务及其武器装备

1、水面舰艇部队:(1)水面舰艇部队的编成。(2)水面舰艇部队的特点。(3)水面舰艇部队的任务。(4)水面舰艇部队的装备。

驱逐舰 护卫舰 导弹艇

2、潜艇部队

(1)潜艇部队的编成

潜艇部队是海军兵力中主要进行水下战斗活动的主要兵种之一,是海上战场的重要突击力量。携带战略导弹的核潜艇是国家战略核反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潜艇部队的特点

潜艇可长时间隐蔽于水下,伺机突然出击,对敌造成极大的威胁。潜艇部队具有重要的突击作用,广泛的牵制作用和有效的威慑作用。

(3)潜艇部队的任务

潜艇部队的任务是担负战略核打击;消灭敌运输舰船和大、中型战斗舰艇;袭击敌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担任反潜作战;实施海上侦察、巡逻、布雷和遂行输送人员、物资、遣送侦察爆破组上岸,救援落水飞行人员,还可负担水文气象和航海勤务保障等特种任务。

(4)潜艇部队的武器装备。

(5)潜艇的主要战术特点:一是有良好的隐蔽性。二是有较强的突击威力。潜艇的主要战术特点:三是有较大的续航力和自给力。

三、空军(2个课时)

(一)空军的编成及其任务(0.5个课时)

1、空军的编成

空军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及其他专业部队组成。

2、空军的任务

(1)国土防空。(2)实施相对独立的空中进攻作战。(3)协同陆、海军作战。(4)实施空降作战。(5)实施空中威慑。(6)实施空中输送。(7)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3、 空军各兵种的编成、任务及其武器装备(1.5个课时)

(1)歼击航空兵

歼击航空兵的任务,歼击航空兵的武器装备。

歼击航空兵装备有歼-6、歼-7、歼-8、歼-8(2)、歼-8(2)M的歼击机和引进的苏-27、苏-30歼击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装备部队使用的国产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国产作战飞机。

(2)轰炸航空兵

轰炸航空兵的任务和武器装备。

任务:破坏敌纵深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目标;消灭敌有生力量;突击敌航空兵基地。

武器装备:轰炸航空兵装备有轰-五型、轰-六型轰炸机。

(3)强击航空兵

强击航空兵的任务:压制敌战场目标;消灭敌有生力量;阻力敌交通运输。

强击航空兵的武器装备:强-五、强-五C、强-五M等型强击机。

(4)运输航空兵

运输航空兵的任务。

运输航空兵的武器装备:运-7、运-8、安-12、安-26、伊尔-76、图-154等型运输机和直升机。

四、二炮(2个课时)

战略导弹: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又称为第二炮兵,装备各种导弹武器系统,遂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是60年代中期新组建的独立的兵种,成立于1966年7月1日,受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和指挥。它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一)战略导弹的编成(0.5个课时)

第二炮兵是由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部队及有关作战指挥、技术和后勤等保障分队组成,按导弹基地(相当于军)、旅、营编成。

(二)战略导弹的特点

战略导弹部队的特点是:射程远,杀伤破坏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强。作战指挥、防护工程和其他各种设施配套齐全。可以固定发射,也可以机动发射,因而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三)战略导弹的任务:(0.5个课时)

战略导弹的任务:一是打击敌军事进攻力量,削弱敌远程航空兵和海军的作战能力,减轻来自空中和海上对我的威胁;二是打击敌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一定时期内中断敌人的交通运输,以阻击或迟滞敌人的战略机动和物资补给;

(四)、战略导弹的武器装备(1个课时)

A、M-7战术导弹

B、东风-11(DF-11出口型称M-11)

E、东风-3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

F、东风-4中远程地对地弹道导弹

G、东风-5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H、东风-15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

I、东风-31(JL-2)推进剂:三级固体燃料射程:8,000公里

J、东风-41洲际地对地弹道导弹

课程小结:

这节课我们着重介绍了国防教育的内容、特点、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国防教育的意义并积极参加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自觉履行法律所赋予的每个公民应尽的兵役义务。

课外作业:

1、简述国防的含义。

2、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国防动员具有什么意义?

4、如何履行兵役义务?

5、我国武装力量具有什么特点?

6、科技动员在高技术战争中具有什么作用?

7、我国国防史说明了什么?

8、大学生为什么要接受国防教育?

教学体会:

本课是军事课的第一章,要让学生知道军事课的内容、意义,告诉他们为何要上这门课。上好这节课,必须懂得较多的军事知识,适当播放一些此录相、图片,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适当的板书也很重要,结合临床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样必不可少。

通过本课堂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只有认真备课,把书本上生硬的字体应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结合生动的讲解,教学效果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