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1408
◆英文名称:Military course
◆适用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总 学 时: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6学时,实践教学36学时
◆选用教材:《普通高校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王小敏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军事课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对于加快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军事理论教学
在军事理论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并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通过“四个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坚持严格的考试制度,确保军事理论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内容概述
绪 论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所研究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和学习军事课的意义与作用,掌握学习军事课的基本方法,达到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知识点提示
普通高校军事课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普通高校军事课的定位、目标和要求;学习军事课的意义;学习军事课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内容
掌握:学习军事课的基本方法。
熟悉:学习军事课的意义与作用。
了解: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所研究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军事课的性质及其基本要求。
(四)思考题
1.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学好军事课?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ⅠⅡ卷),宋时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总参谋部军事技能部,解放军出版社,1997;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7;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9,1993,1993。
第一章 中国国防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国防内涵和国防历史,树立正确的国防观;了解我国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以及国防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熟悉国防法规、武装力量、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国防意识。
(二)知识点提示
第一节 国防概述
国防的基本含义;国防的基本要素;国防的基本特征;国防的基本类型;国防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国防的发展历史及其启示;现代国防观。
第二节 国防法规
国防法制的基本概念;国防法规的性质与作用;国防法规体系;我国主要国防法规;公民的国防义务与权利。
第三节 国防建设
我国国防体制;我国国防战略;我国国防政策;我国国防成就;军民融合。
第四节 武装力量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使命和任务;中国武装力量构成;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第五节 国防动员
国防动员的意义;国防动员的类型;国防动员的内容;国防动员的要求和原则;国防动员准备与实施。
重点: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难点: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
掌握:国防建设和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
熟悉:中国武装力量性质、宗旨、 使命及武装力量构成,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和国防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四)思考题
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的类型有哪些?。
2.中国国防的发展历史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3.什么是国防法规?中国国防法规的作用有哪些?
4.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有哪些?
5.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途径有哪些?
6.国防教育的目的、方针和原则有哪些?
7.什么是国防体制?国防体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8.什么是国防战略?中国国防战略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9.什么是国防政策?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0.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1.什么是军民融合?军民融合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2.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13.中国武装力量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是什么?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哪些军种组成?它们分别诞生于何时?
15.什么是国防动员?国防动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6.国防动员的意义是什么?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年2月第1版
2.《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总参谋部军事技能部,解放军出版社,1997;
3.《战争新思维》,沈伟光,新华出版社,2002;
4.《战略学》,葛振峰,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5.《世界军事年鉴》,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出版社,2005。
第二章 国家安全
(一)教学要求
正确把握和认识国家安全的内涵,理解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学生国防保密意识;深刻认识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形势。了解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增强学生忧患意识。
(二)知识点提示
第一节 国家安全概述
国家安全内涵;国家安全工作应坚持的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二节 国家安全形势
我国地缘环境基本概况;新时代国家安全。
第三节 国际战略形势
国际战略形势现状与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军事力量及战略动向。
重点: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内容。
难点:掌握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三)教学内容
掌握: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实威胁,树立居安思危的国防安全意识。
熟悉: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学会观察分析国际战略格局,逐步养成战略思维的良好习惯。
了解: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
(四)思考题
1.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原则是什么?
2.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3.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问题有哪些?
4.新兴领域的国家安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5.当前国际战略形势的现状与趋势如何?
6.世界主要国家的军事力量与战略动向如何?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总参谋部军事技能部,解放军出版社,1997;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
3.《战争新思维》,沈伟光,新华出版社,2002;
4.《战略学》,葛振峰,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5.《人民防空学》,解放军出版社,2005;
6.《世界军事年鉴》,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出版社,2005。
第三章 中国军事思想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掌握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明确我军的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及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地位作用、核心要义和指导作用。
(二)知识点提示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的内涵;军事思想发展历程;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外国军事思想
外国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外国著名军事思想及主要著作。
第三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著作。
第四节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
重点: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
难点:掌握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运用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当前世界上战争与和平等问题。
(三)教学内容
掌握: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熟悉:我国现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地位作用及科学含义。
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习近平强军思想。
(四)思考题
1.如何理解军事思想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2.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含义?
3.如何理解战争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5.如何理解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
6.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7.邓小平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8.试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9.试述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0.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具有什么意义?
11.习近平为什么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作为解放军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毛泽东军事战略》,陈宇,解放军出版社,2015;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89,1993,1993;
3.《论党的建设》,江泽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论科学技术》,江泽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努力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胡锦涛,解放军出版社,2005;
6.《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胡锦涛,解放军出版社,2006;
7.《中国的军事战略》,国务院,人民出版社,2015;
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人民出版社,2016。
第四章 现代战争
(一)教学要求
了解战争内涵、特点、发展历程,理解新军事革命的内涵和发展演变,掌握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主要形态、特征、代表性战例和发展趋势,使学生树立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信心。
(二)知识点提示
第一节 战争概述
战争的内涵及本质特征;战争发展历程。
第二节 新军事革命
新军事革命的内涵;新军事革命的发展演变;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动因;新军事革命的主要内容;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机械化战争
机械化战争的基本内涵;机械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机械化战争的主要形态。
第四节 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科学技术与战争的辩证关系,充分了解信息化战争给我国国防建设提出的新课题。
难点:如何树立为国防建设而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观念。
(三)教学内容
掌握:新军事革命的内涵、发展演变、主要内容。
熟悉:机械化战争的基本内涵、主要形态、特征和代表性战例。
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涵、主要形态、特征、代表性战例和战争形态发展趋势。
(四)思考题
1.战争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
2.新军事革命的动因是什么?
3.机械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4.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有什么?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2.《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总参谋部军事技能部,解放军出版社,1997;
3.《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7;
4.《战争新思维》,沈伟光,新华出版社,2002;
5.《世界军事年鉴》,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出版社,2005。
第五章 信息化装备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信息化装备的内涵、分类、发展及对现代作战的影响,熟悉世界主要国家信息化装备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学习高科技的积极性,为国防科研奠定人才基础。
(二)知识点提示
第一节 信息化装备概述
信息化装备内涵;信息化装备的分类;信息化装备对现代化作战的影响;信息化装备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信息化作战平台
信息化陆上作战平台及其发展趋势;信息化海上作战平台及其发展趋势;信息化空中作战平台;信息化太空作战平台。
第三节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指挥控制系统;预警探测系统;导航定位系统。
第四节 信息化杀伤武器
新概念武器;精确制导武器;核生化武器。
重点:掌握信息化装备的内涵、分类、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
难点:如何联系实际做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准备。
(三)教学内容
掌握:各国主战飞机、坦克、军舰等信息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战例应用。
熟悉:指挥控制系统、预警系统、 导航系统等装备电子信息 系统发展趋势、战例应用。
了解:新概念、精确制导、核生化武器装备等武器装备发展趋势、战例应用。
(四)思考题
1.为了加快我国武器装备的发展,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你应做些什么?
2.美军信息化武器不断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3.试比较中日信息化装备的异同。
4.如何做好“三防”工作?
5.通过学习新概念武器知识,你认为应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参考书目与文献索引
1.《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ⅠⅡ卷),宋时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军事高技术知识教材》总参谋部军事技能部,解放军出版社,1997;
3.《人民防空学》,解放军出版社,2005;
4.《世界军事年鉴》,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出版社,2005;
5.《战略学》,葛振峰,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6.《论科学技术》,江泽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战争新思维》,沈伟光,新华出版社,2002。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共中央宣传部,人民出版社,2021年2月第1版
四、学时分配计划
(一)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
章节 |
内容概要 |
学时 |
|
绪 论 |
1 |
1 |
中国国防 |
9 |
2 |
国家安全 |
6 |
3 |
军事思想 |
8 |
4 |
现代战争 |
6 |
5 |
信息化装备 |
4 |
6 |
考 查 |
2 |
合计 |
|
36 |
五、军事理论课总成绩为:100分。(占70%)
1、理论考试成绩:70分。
2、过程性评价:30分。
军事技能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1409
◆英文名称:Military skills
◆适用专业:全校各本科专业
◆总 学 时:实践教学36学时
◆选用教材:《普通高校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王小敏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年9月第1版。
一、课程简介与教学目标
大学生的军事技能课作为一门必修课,旨在通过军事技能课的强化训练,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和军事素质,有良好的体魄、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强烈地爱国热情、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式与方法
军事技能训练
在军事技能训练中,认真贯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的方针,根据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包括单个教练法、正误对比法、分解练习法、分组训练法、集体合练法等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保证训练质量。
二、《军事技能》训练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时数
章节 |
训练内容 |
教学目标 |
学时 |
1 |
一、《内务条令》教育 二、《纪律条令》教育 三、《队列条令》 1.单个军人队列动作训练 2.分队队列动作训练 |
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顽强 拼搏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良好 的军人姿态。 |
12 |
2 |
一、武器常识 二、简易射击学理 三、射击动作和方法 四、实弹射击 |
了解轻武器的战斗性能和基本 的射击理论,掌握射击的动作 要领,完成轻武器第一练习 实弹射击。 |
8 |
3 |
战场医疗救护 |
了解战场医疗救护的基本知识, 掌握战场医疗救护的基本技能, 为提高战场生存能力打下基础。 |
8 |
4 |
军体拳 |
掌握军体拳第一套的动作要领。 |
8 |
合计 |
|
36 |
三、军事技能训练成绩评定方法为:30分
内 容 |
评分方法 |
轻武器射击 |
总分为3分。优秀以上为3分;良好以上为2分;及格以上 为1分;不及格为0分。 |
队 列 |
总分为21分。其中16分各方队教官给出得分;另外5分在 队伍考核时以方队为计分单位,获得第一名加5分,获得 第二名加4分,获得第三名加3分,获得第四名加2分, 获得第五名加1分。 |
战场医疗救护 |
总分为3分。优秀以上为3分,良好以上为2分,及格以上 为1分,不及格为0分。 |
军体拳 |
总分为3分。优秀以上为3分,良好以上为2分,及格以上 为1分,不及格为0分。 |
总评成绩 |
以上成绩相加即为军事技能训练总评成绩。 |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类型】考查
【考核方式】开卷 (Open-Book)
【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包括集中军事技能训练成绩和军事理论课成绩两部分。
军事教研室
二〇二一年九月三日